十四歲。

其實想不太起來十四歲的時候在幹麻,
但是感覺就是一股青澀的歲月。
從不曾認真考慮過未來怎麼樣,只是一直不斷在緊張聯考和推甄。

十四歲那一年,
曾經跟著另外兩個人在台大校門口遇見第一台公車就不加思索衝上車,
然後搖搖晃晃到終點站下車,台北一日遊,把所有精力都花在認路和找路上。
在那一天過後的幾個月,
和一起坐著公車的兩個人,大吵一架,翻臉不認人,
身邊頓時沒有了曾經有的衝動念頭,也沒有人陪著一起做只有那一年曾做過的事。

那一年,
曾經把所有的賭注都賭在國中生涯的最後回憶上,
把精神花費在教室佈置和啦啦隊比賽上面。
再也不管得不到任何的阻力和不諒解,只是決心要讓三年的遺憾停止。
就在十四歲那年的最後一個月,
我們用頑強的勢力換來許多第一名,和一杯彌足珍貴的珍珠奶茶。

說真的沒有打算陷在太多的回憶裡,
曾經不相往來的好朋友,幾個月之後,即將分別的時刻,
也都輕描淡寫的化解了所有的不愉快,還能一齊走到十年之後的現在。
那些用青春寫下來的優勝獎狀,也不知道被棄置在哪一個角落,
只是當Aqua那一曲輕快的旋律響起時,還能看見黃白相間的彩球在空中起舞。

十四歲那一年,我好像過的有點平凡,卻又那麼獨特。


石田一良筆下的十四歲,是未曾經歷過的,
卻很深很深的把當時的迷惘和感觸刻畫出來。
站在枝頭上的,對既定的未來和一生無奈卻必須要接受;
看透生死的,被逼著在靜夜的時候對自我的憤恨,卻也要在第一時間笑的最開懷;
幾經波折的,認清了自己對社會的價值和貢獻,想要斬斷過去就得即刻執行;
平凡而庸庸碌碌的,只想把身邊擁有的片刻寂靜深深保存下來,單純祈求這樣的好都不要改變。

就像十四歲那一年,我們固定的出門前集合地點,固定的輪流飛奔合作社張羅午餐,
固定的誇大生日慶祝活動,固定的假日搭著公車遊蕩...。
理所當然的把每一件事情看做悉鬆平常,理所當然的走向十五歲和揮別十四歲。
當時的我們都還在期待著長大這件事,都沒有太多的事情困擾著,
只是真的很單純,很想把一生寫的有聲有色。
青春是永遠揮之不去的片段,我們也許都不知道那年的期待究竟換到了什麼,
只知道,長大這件事情,已經不得不去面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its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